月經期的這些問題,你遇到過嗎?
來源:中國社區醫師雜志 點擊量:2261 時間:2020-03-09
月經被女性戲稱為“老朋友”,有時候來得風條雨順,但也有些時候搞起怪來還真不夠意思,引起女人痛經、貧血、浮腫等癥,給正常生活帶來諸多煩惱,讓你防不勝防,苦不堪言。
月經腹痛
每個月月經來潮前或行經期間,都會出現小腹疼痛,這個時候一般要考慮痛經。痛經一定到醫院做相關檢查,然后對癥治療;痛經如果是因為宮寒引起,這個時候會出現來月經時小腹疼痛,下腹墜脹,伴小腹冷痛,手腳冰涼這樣的情況,這個時候可以吃些溫經散寒、暖宮止痛的中藥來對癥調理。
痛經的調理首先要有足夠的休息、不要熬夜、適度而規律的鍛煉、盡量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吃寒涼的飲食,以免引起氣滯血瘀、寒凝血瘀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導致經血排出受阻,引發痛經。還可以用暖寶熱敷肚子,溫水泡腳,可以吃生姜、大棗熬的水來對癥調理。
如果是氣滯血郁引起的痛經,這個時候會出現來月經時,有大量血塊,血塊排出后疼痛緩解,這種痛經一般可以吃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藥來對癥調理。必要時需要藥物治療。比如口服益母草膠囊,新生化片等,如果疼痛不能耐受,可以口服布洛芬止痛。以上的藥物調理需要醫生的指導,不能盲目服用。
月經性貧血
通常,每次月經周期約失血30~50毫升,伴隨失鐵量約15~25毫克。由于人體有代償功能,能保持體內鐵質的相對平衡。所以,女性通常并不會因為月經的來潮而出現貧血。但是,有的得了“青春期功能性出血”,月經或者滴滴嗒嗒,淋漓不盡,造成慢性失血;或者月經多如水沖,似血崩,造成急性大失血。這兩種失血,都會帶走大量的鐵質,久而久之,鐵質損失過多,便發生貧血。
如果得了“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應及時去醫院看婦科診治。
經期浮腫
有些女性,在月經期間會出現浮腫。浮腫的部位和程度常因人而異,一般以上眼瞼較為明顯,表現為腫脹,發亮光,有沉重的感覺,嚴重時眼瞼像臥著一條“蠶寶寶”。
其次就是面部有繃緊的感覺,或手指乏靈活性,或穿鞋緊腳,或足背及踝部皮膚有凹陷性水腫,或出現腹部膨脹的感覺,體重增加和尿量減少,亦或會出現食欲退或腹瀉,還可能有下腹部疼痛、小腹下墜的感覺。
經期浮腫,在經前期達到高峰。一旦月經來潮,尿量増多,浮腫便減輕。產生經期浮腫的原因,是由于經前期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使鈉水潴留。
預防本病的辦法是注意飲食的清淡。一旦出現浮腫,可服利尿劑,增加尿量排出,以便減輕浮腫。
經前膝關節痛
經前期膝關節痛多發生在月經來潮前一周的時間,一旦月經干凈,疼痛便自行緩解。具特點是在行走和伸膝時疼痛加重,經休息疼痛便緩解。此外,關節屈曲時,不出現疼痛。只有將膝關節伸直時,疼痛才復現。
經前期膝痛的原因是來月經前,雄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調,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不協調,引起體內鈉水潴留,包括膝關節內組織水腫,脂肪墊腫脹壓迫了神經叢,從而引起膝關節活動時疼痛。
脂肪墊若長期反復腫脹,進入中老年以后脂肪墊就變得肥厚,發生纖維化,摩擦周圍滑囊,引起滑囊炎或滑囊滲液,此時膝關節疼痛就不僅只發生在月經前,而是持續存在了。
預防的辦法是,經常鍛煉。方法可取坐位,下肢伸直,足跟著地,兩踝關節交替作背屈,然后放松。每日早晚各練一次,每次練一刻鐘。疼痛嚴重的,可服用“扶他林”、“芬必達”或“布洛芬”等藥。
月經疹
這是指發生在月經期內的皮疹。一股來講,它在月經來潮前1~3天發生,月經結束的1~2天內消退。皮疹可發生在面部、軀干和四肢的皮膚。表現為紅斑皰疹、麻疹、紫癜,有時口腔和外陰黏膜也出現潰瘍等。
個別女性還會出現全身性皰疹型月經疹,病情嚴重,有高熱和全身不適等癥狀、不但影響了美容、進食和行走,而且還影響工作、學習和身心健康。有些女性在月經期間、口角、鼻孔周圍出現單純性皰疹,這是由于平時潛伏在上呼吸道和口腔里的病毒,趁女性在月經期間機體抵抗力下降之際引起的。月經過后,可不醫自愈。
預防月經疹的發生,可服乙烯雌二醇。當出現月經疹時,可服用抗過敏藥,必要時可服激素治療。
經期鼻塞和鼻血
有些女性,當月經即將來前,會發生像感冒那樣的鼻塞??墒?,卻無感冒的其他癥狀,月經干凈后,鼻腔就通氣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月經來時鼻部出血,這種鼻血,就是民間所說的“倒經”。發生倒經時月經量可減少。
為什么會發生經期鼻塞和鼻血呢?原來,鼻粘膜對卵巢雌激素的反應比較感,當月經即將來潮時,卵巢所分泌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鼻黏膜充血、腫脹,從而導致鼻腔出血。經期鼻塞和鼻血,隨月經來臨而出現,月經結束而消失,呈周期性。
出現鼻塞時,可用兩手指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鼻塞嚴重,呼吸不暢時,可向鼻孔滴入1%麻黃素。發生鼻血,也可用此法治療,或者從鼻孔塞入沾有1%麻黃素的棉花球,以壓迫出血。若出血嚴重,上述止血方法無效時,應去醫院五官科處理。
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有些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左右,可出現情緒異常、有的變得情緒急躁易怒,心情煩悶,好與人爭吵;有的則郁郁寡歡,沉默少語等。
此外,還可出現軀體癥狀和本能異常。如食欲增加,腹脹,惡心,乳房膨脹,性欲亢進等。月經干凈時,上述反常情緒消失,一切恢復正常??墒?,下次經期將至時,又故態復萌,這就是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產生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原因,是由于月經期間雌激素平衡失調,鈉水潴留和抗利尿激素過多的緣故。由于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癥狀主要涉及到病人的情緒、并不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月經干凈后又能自愈,所以常被家人誤認為脾氣古怪、性格急躁而未能引起足夠重視,從而貽誤治療。
防治本病的辦法,可在平時服些谷維素,發病時根據病情選用鎮靜劑或抗抑郁、抗焦慮藥,癥狀加重時應去醫院診治。
月經性哮喘
臨床上將哮喘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大類,外源性哮喘常在幼年期發病,具有明顯的多種過敏原引起的變態反應的病史,例如吸入花粉,吃了魚蝦蟹,對某些藥物過等;內源性哮喘常見于成年人,大多由于呼吸道感染,受到寒冷、刺激性氣體等非抗原體刺引起的,有時運動、精神刺激也會引起哮喘。無論是外源性還是內源性哮喘,都會發生支氣管平滑肌收縮,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加,以致呼吸困難。
月經性哮喘屬于內源性哮喘。由于月經期體內黃體酮濃度降低,雌素水平增高,導致迷走神經過度興奮,乙酰膽鹼大量分泌,從而使這些女性(尤其是有哮喘病史者)月經來潮便發哮喘。
因此,對于有哮喘史的女性,或者易發生月經性哮喘的女性,可在來月經前口服酮替芬,每日2次,每次1毫克,,以預防哮喘發作。若已發生哮喘者,可按一般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經期乳房脹痛癥
許多女性都有這樣的體會月經來潮前一個星期,感到兩側乳房飽滿、腫脹和疼痛。一旦月經來潮,這些癥狀便消失。
當下一個月經周期即將來臨時,又重復出現上述癥狀。月經的周期性變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周期現象,不僅卵巢、子宮內膜和陰道上皮發生著一系列的周期性改變,而且體內的性激素水平也在周期性改變。
在月經來潮前夕,乳房的結締組織發生水腫,乳腺也會發生輕度增生,以致發生乳房脹痛。疼痛部位以乳房外上方最多見,有時疼痛較嚴重,并放射到腋窩和肩部。檢查時乳房有觸痛,有時可觸及到小結,但無明顯局限性腫塊。月經一旦來潮,乳房結締組織水腫消退,疼痛也就不治自愈了。一般來講,多數女性疼痛可在2~3年內自行消失,在妊娠或絕經后自愈。
經期性嗓音改變
小劉在藝校畢業后,成了一名職業歌唱演員,可令她苦惱的是,每逢月經來潮時她總是感到發音疲勞,嚴重影響演出時的唱歌質量,可月經期過后,噪音又恢復如常。醫生告訴她說,這是月經引起的噪音改變。
為什么在月經期嗓音會發生變化呢?這是因為聲帶在月經期間發生了充血、水腫。這是五官科醫生對一些“噪音職業女性”(如教師、演員等)在月經期進行聲帶檢查后發現的,經期的嗓音改變,大多為起聲較困難,聲音沙啞,音量變小,聲音調節障礙和發聲疲勞等。
因此,月經期間女性要注意用喉衛生,多注意“聲帶休息”。不要用嗓過度,發聲時間不宜過長,發音不宜過響,切忌強行用嗓。即使講話,也應該“低八度”,不要“高八度”,以免損傷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