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的診斷與治療
來源:藥店經理人 點擊量:2053 時間:2020-02-27
月經不調是指婦女月經的周期性和規律性發生改變,月經的期、量出現異常的一類疾病,包括月經先期、后期、先后無定期、經間期出血、經期延長、月經過多和月經過少共7個常見病癥。
【月經不調的七大類型】
1、月經先期:月經周期提前1-2周,而經期、經量基本正常,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
2、月經后期:月經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個月一行,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后者又稱月經稀發。
3、月經先后無定期:月經周期時而提前、時或延后1-2周,需連續觀察3個周期或追溯2個周期。
4、經期延長:月經周期及經量基本正常,而行經期出現超過7天以上,甚或兩周方凈,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
5、月經過多:月經周期、經期正常,而經量明顯多于以往,或經量超過100ml,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
6、月經過少:月經周期正常,而經量明顯少于以往,甚或點滴即凈,或經期短于兩天,經量明顯減少且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
7、經間期出血:在兩次正常月經之間的排卵期前后,大多發生在基礎體溫低高相交替時,周期性出現陰道少量出血,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
【月經不調的發病機理】
1、中醫學中的認識
中醫學中認為月經不調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內傷或先天稟賦不足、或外感淫邪、房勞多產、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及婦科手術不當等使腎肝脾三臟功能失常、血氣不和,導致沖任二脈損傷從而導致發病。
2、西醫學中的認識
西醫學中認為月經不調的發病機理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失調,卵泡發育延遲,雌激素水平下降或黃體功能不健或萎縮不全,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調,使子宮內膜增生期延長,或呈高度分泌反應,或分泌反應不良,或剝脫不全,從而引起撤退性或突破性子宮出血,主要表現為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間期及經量異常。
【月經不調的產生原因】
1、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是有缺陷從而引起月經不調。
2、卵巢問題引起:育齡期女性月經不調一般多時因為卵巢黃體功能不好,常常表現為有周期但是周期縮短,或者月經出血比較多。
3、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因素引起:主要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癥、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顱內疾患;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糖尿病等內分泌功能失調情況;血液疾患;使用治療精神病藥物、內分泌制劑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月經不調。
4、過度節食:由于機體能力攝入不足造成體內大量脂肪和蛋白質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礙而明顯缺乏,從而影響月經來潮甚至經量減少或閉經。
5、過度吸煙飲酒:嗜好酒煙的婦女,酒精以及煙霧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干擾與月經有關的生理過程,從而引起月經不調。
6、情緒異常:長期的精神壓抑、生悶氣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傷,都可導致月經失調或痛經、閉經。
7、寒冷刺激:婦女經期受寒冷刺激會使盆腔內的血管過分收縮,可引起月經過少甚至閉經。
8、電磁波因素:各種家用電器或電子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均會產生不同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長期作用于人體會影響女性的內分泌和生殖功能,從而導致內分泌紊亂引起月經失調。
【月經不調的臨床表現】
一、中醫中分三型
二、西醫中臨床表現
1、月經周期異常: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提前1-2周,或者延后7天以上,甚至3-5個月一行,但經期基本正常。
2、經期異常:月經周期正常但月經持續出血時間超過7天以上,甚或2周方凈。
3、經量異常:月經期間的出血量明顯多于以上正常量1倍以上或者月經量較以往明顯減少1倍以上,又或者經期不足2天,甚或點滴即凈。
4、經間期異常:在兩次正常月經中間陰道少量出血,持續1-3天。
5、常見并發癥:月經不調常會引起繼發性貧血、流產、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或者不孕等并發癥。
【月經不調的藥物治療】
1、中藥治療:可選用調經止痛片、補血調經片、定坤丹、坤寧口服液等藥物。
(1)調經止痛片
【適應癥】具有補氣活血,調經止痛功效。用于月經后錯、量少、經期腹痛。
【用法用量】一次6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
【注意事項】孕婦禁用;治療痛經時宜在經前3-5天開始服藥,連服1周;服藥后痛經不減輕或重度痛經者、服藥2周癥狀無緩解者不宜繼續使用。
(2)補血調經片
【適應癥】具有補血理氣、調經功效。用于婦女貧血、面色痿黃,經少后錯,白帶量多,經痛。
【用法用量】一次3片,一日2-3次口服使用。
【注意事項】孕婦禁用;感冒時不宜服用;月經過多或貧血嚴重者不宜選用;治療痛經時宜在經前3-5天開始服用,連服1周;服藥后痛經不減輕或重度痛經者、服藥2周癥狀無緩解者不宜繼續使用。
(3)定坤丹
【適應癥】具有滋補氣血,調經舒郁功效。用于氣血兩虛、氣滯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痛。
【用法用量】一次半丸至1丸,一日2次口服使用。
【注意事項】傷風感冒時不宜使用;服藥1個月癥狀無緩解時不宜繼續使用。
(4)坤寧口服液
【適應癥】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婦女月經過多、經期延長。
【用法用量】經期或陰道出血期間服用。一次20ml,一日3次口服使用。
【注意事項】急性大出血者慎用。
(5)八珍益母膠囊
【適應癥】具有益氣養血,活血調經功效。用于氣血兩虛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癥見月經周期錯后、行經量少,淋漓不凈、精神不振、肢體乏力。
【用法用量】一次3粒,一日3次口服使用。
【注意事項】感冒發熱患者不宜服用;服藥1個月癥狀無緩解時不宜繼續使用。
(6)調經祛斑片
【適應癥】具有養血調經功效,用于營養不足、氣滯血瘀引起的月經過多。
【用法用量】一次4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
【注意事項】 目前對于禁忌、注意事項等方面均尚不明確,因此應謹慎選用。
2、西藥治療:可選用炔諾酮片、黃體酮膠囊、甲羥孕酮片等藥物。
(1)黃體酮膠囊
【適應癥】治療因黃體功能不足出現的經前期綜合征,痛經和子宮內膜異位癥。對功能性子宮出血或閉經等患者進行撤退出血。補充黃體不足所致的各種病癥。
【用法用量】用于尚未絕經者,于周期第5天開始用一日1.25-2.5g,連用25天,再從用藥后的第14天開始加用本藥200-300mg/天,共用12天。用于缺乏孕激素或黃體功能不足時的替代療法,應使用個體化劑量。
【注意事項】陰道不明原因出血、血栓性靜脈炎、血管栓塞、乳腺腫瘤或生殖器腫瘤患者禁用;使用期間一旦出現血栓性疾病、突發性部分視力喪失或突發性失明、復視或偏頭痛時應立即停藥。
(2)甲羥孕酮片
【適應癥】可用于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及子宮內膜異位癥等。
【用法用量】用于功能性閉經時使用劑量為一日4-8mg,連續口服5-10天。
【注意事項】肝、腎功能不全,腦梗死,心肌梗死等血栓病史患者,未確診的性器官出血、尿路出血且對本藥品過敏患者禁用;心臟病、癲癇、抑郁癥、糖尿病、偏頭痛、哮喘患者慎用。
(3)炔雌醇片
【適應癥】用于補充雌激素不足,治療女性性腺功能不良、閉經、更年期綜合癥等。
【用法用量】一次0.02-0.05mg,每晚一次,連服3周,第三周配用孕激素進行人工周期治療,可用1-3個周期。
【注意事項】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不宜使用;肝、腎、心臟病患者、子宮肌瘤、癲癇、糖尿病患者慎用;與雌激素有關腫痛,如乳腺癌、子宮頸癌禁用。
(4)炔諾酮片
【適應癥】用于月經不調、子宮功能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等治療。
【用法用量】治療子宮功能性出血時:每次5mg,每8小時口服一次,連用3日,血止后改為每12小時口服一次,7日后改為維持劑量2.5-3.75mg,連用2周左右;
用于痛經或子宮內膜增長過速時:一日口服2.5mg,連續20天,下次月經周期第5日開始用藥,3-6個周期為一療程;
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時:每日口服10-30mg,開始時每日10mg,第二周后增加5mg,最高為每日30mg,分次服用,連續服用6-9個月。
【注意事項】妊娠期間不宜使用;重癥肝腎病患者、乳房腫塊者和孕婦禁用;長期用藥者需注意檢查肝功能,特別注意乳房檢查。
(5)地屈孕酮片
【適應癥】用于治療內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痛經、繼發性閉經、月經周期不規則、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經前期綜合征、黃體不足所致的不孕癥等。
【用法用量】用于痛經治療時:從月經周期的第5至25天,每日2次,每次口服1片;
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時:從月經周期的第5至25天,每次口服1片,每日2-3次;
用于閉經治療時:從月經周期的第1至25天,每日服用雌二醇,每日一次,從月經周期的第11至24天,聯合用地屈孕酮每次1片,每日2次;
用于經前期綜合征時:從月經周期的第11至25天,每次口服1片,每日2次;
用于月經不規則時:從月經周期的第11至25日,每次口服1片,每日1次;
用于內源性孕酮不足導致的不孕癥時:月經周期的第14至25天,每日口服1片,治療應至少持續6個連續的周期。
【注意事項】在啟用地屈孕酮治療異常出血之前,應確定出血的病因;在使用期間偶有肝功能改變,因此急性肝病或有肝病史但肝功能尚未恢復正常的患者應謹慎使用;治療絕經后女性的雌激素缺乏癥狀時,激素替代療法只應在癥狀對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時才能開始使用。
用于月經不調治療的藥物種類頗多,因此在選擇藥物進行治療時,在選用前應對患者進行月經情況觀察,看其是否有月經提前或推遲、月經量發生變化等情況,在結合患者個體化因素慎重選用藥物。
女性出現月經不調時,除了可以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外,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善,比如平時應生活規律、避免勞累過度,尤其是月經期間要注意防寒避濕,不食偏涼性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吸煙、不喝酒,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愉悅的心情。
參考文獻:
1、杜惠蘭.《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08
2、趙霞等.《臨床藥物治療學 婦產科疾病》.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09
3、傅宏義.《新編藥物大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