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病人,一樣能夠戰勝新冠病毒!
來源:易隨診 點擊量:2239 時間:2020-02-27
據《柳葉刀-腫瘤》論文顯示: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癌癥患者,以年長的肺癌患者為多。本文介紹詳情及防護辦法。
《柳葉刀》,國際上最有名的英國醫學期刊。2020年2月14日,在其腫瘤分冊(Lancet Oncel)發表了一份 “有關中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癌癥患者臨床特征”的分析報告。該研究由中國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何建行課題組完成。研究收集并分析了中國31個省區市575家醫院的2007例新冠肺炎患者。所有病例均經實驗室確診為新冠肺炎而住院治療,排除缺乏既往病史記錄的 417 例患者,研究入組 1590 例患者。
在入組的 1590 例新冠肺炎患者中,18 例有癌癥病史,高于中國總體人群的一般癌癥發病率(0.29%,來源于 2015 年癌癥流行病學統計數據)。16 例癌癥患者(另外 2 名治療狀態不詳)中的 4 例(25%)在過去的一個月內接受過化療或手術治療,另外 12 名(75%)為手術等治療后的常規隨診患者。18例患者中,肺癌最為常見,共有 5 例(5/18 例,28%)。
與沒有癌癥的患者相比,癌癥患者的年齡偏高(中位 63.1 歲 vs 48.7 歲),具有吸煙史的比例偏高(22% vs 7%),氣促更明顯(47% vs 23%),基線 CT 具有嚴重表現的比例更高(84%vs 71%),進入 ICU 需要有創機械通氣等高風險事件的比例亦偏高(39% vs 8%)。但在性別,其他基線癥狀,其他合并癥和 X 線的嚴重程度等方面,有無癌癥的患者間,并無明顯差別。
透過以上研究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新冠肺炎癌癥患者,具有以下特征:
1. 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癌癥患者,年齡偏大。
如前所述,1590例新冠肺炎患者,具癌癥病史的18例,平均年齡63.1歲,沒有癌癥的平均年齡48.7歲,相差14.4歲。我們都知道,年紀越長抵抗力越差,我們癌癥老年組與其他患者中年組PK,觀察結果也沒有差到哪里去,如果按同年齡組相比,我們癌癥病人組更可以是棒棒噠!
2.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癌癥患者,肺癌較多。
在項目入組的18例新冠肺炎癌癥患者中,肺癌患者為5例,占比28%。18例新冠肺炎癌癥患者與沒有癌癥病史的新冠肺炎患者比,具有吸煙史的比例更高(22%比7%);氣促更明顯(47%比23%)。這些指標都說明新冠病毒更容易侵襲具有呼吸系統宿疾的人群??磥?,少抽煙、避風寒、長泡腳、多鍛煉,可是我們的健身法寶呀!
3.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癌癥患者,25%在抗癌治療中。
18 例入組的癌癥患者中,有 2 例癌癥治療狀態不詳。其余16例中,有 4 例(25%)在過去的一個月內接受過化療或手術治療。與其他新冠肺炎患者相比,這是一個非常勇敢的群體。日前才與癌癥角力搏斗,轉身又與新冠病毒奮力廝殺!
4.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癌癥患者,在大多方面與其它新冠肺炎患者并無明顯異常。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該研究結果顯示除了年齡偏大,肺癌患者偏多,抽煙氣促等肺部癥狀較多之外,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癌癥患者在基線癥狀、其它合并癥和 X 線的嚴重程度等各個方面,與不是癌癥的其它患者相比,并無明顯異常?。?!
在整理本文的時候,醫生小編是興奮的。這么來勢洶洶,感染性強的新冠肺炎,我們癌癥病人竟是挺住的!當然我們還是要多加注意。畢竟惡性腫瘤和抗癌治療(如化療或手術)會使我們全身處于免疫抑制狀態,我們對外來病邪、流行病毒的反應能力和抵御能力都比較弱,我們需要主動地保護好自己。
幾個護理小知識,大家可以收藏備用:
第一,中醫認為:“肺主表,司呼吸”,抵御外邪,首先要肺氣不虛。如上面的研究數據所示,新冠肺炎的患者,和抽煙、氣促、肺癌,都是密切相關的。所以,平時要注意理肺、養肺。中國中醫科學院呼吸專家處尋來的食療方:超市采購適量的百合、銀耳、雪梨、冰糖,煮成甜羹,全家人分享。家人每月1-2餐即可,癌癥患者可每周1-2餐,每次半碗。
第二,如有少量咳嗽、咯痰,可藥店買非處方藥,如枇杷膏,每次5毫升,含服,一天2次。
第三,在周邊疫情還未解除的情況下,可考慮適當推遲復查;也可以稍緩幾天待續的輔助治療。畢竟在急性新冠肺炎面前,癌癥相對成了次要矛盾。
其實,無論我們中國科學家,還是國際的科學家,對癌癥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視,非常大投入的,進步也很快!我們每位患者都要好好照顧自己。記?。悍€定一個月,勝利多一分。讓我們一起戰勝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