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絕經期有哪些癥狀
來源:國婦嬰掌上醫院 點擊量:2169 時間:2020-01-16
對女性來說,圍標志著壯年期向老年期的過渡,其本質是指卵巢功能從旺盛狀態逐漸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圍絕經期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包括絕經和絕經前后的一段時間。
一般女性40-60歲處于這樣一個階段。這一階段的女性會出現一系列軀體及精神心理癥狀,醫學上稱之為“絕經綜合癥”。主要包括近期癥狀和遠期癥狀。
近期癥狀:
(一)月經改變:原來每月報到的老朋友,變得不守時了。甚至出現較長時間的點滴出血或者大量的陰道流血。
(二)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忽冷忽熱、潮熱不適,主要表現為反復出現的面部和頸部及胸部皮膚發紅,伴有轟熱,出汗,持續數分鐘,反復發作。
(三)精神、神經系統功能不穩定:血壓波動,眩暈,失眠,感覺異常,缺乏自信,抑郁,焦慮,易激,注意力不集中。
遠期癥狀:
(一)泌尿生殖道萎縮: 陰道干燥,分泌物減少,反復陰道感染;性欲改變:陰道分泌物減少,陰道干澀,性生活時變得疼痛不適,性生活不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容易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癥狀。
(二)骨質疏松:雌激素降低使骨質吸收增加,導致骨量快速丟失而出現骨質疏松。骨質疏松最常見的癥狀為腰背痛。骨折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骨質疏松嚴重者即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
(三)心血管疾?。航^經后的婦女發生動脈硬化、冠心病的的幾率增加。
(四)阿爾茨海默?。航^經后婦女患病風險比老年男性更高,可能與雌激素水平低下有關。
激素替代治療
圍絕經期所出現的癥狀都是雌激素降低所導致的,而激素替代治療可以改善這些癥狀。目前在歐美國家激素替代的接受率比較高,而在中國,激素替代是一個讓人害怕的名詞。
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激素替代治療使用至今已有數十年,經過大量的臨床時間證明這一治療方法的好處有以下方面:
(一)可以很快地緩解或消除潮熱、盜汗、失眠、心悸等癥狀。由于雌激素在穩定血管舒縮功能的同時,是大腦的作用趨于平衡,所以一些焦慮、抑郁、易激動和多疑癥狀也大有好轉。
(二)可以調整絕經過渡期紊亂的月經周期。
(三)減少陰道萎縮,干澀,減輕或避免性生活不適。預防尿道萎縮、尿失禁及預防尿路感染。
(四)減少絕經后期及遠期因雌激素低落而引起的骨質丟失,防止或延緩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五)改善血漿脂蛋白的組分。增加血高密度脂蛋白,減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在窗口期使用激素替代,可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激素替代治療的安全性
大多數人聽到激素替代治療這幾個字,就會問“這會增加得癌癥的機會嗎?”這個疑問也是醫務人員所關注的問題。
首先是乳腺癌的風險。乳腺癌的危險因素包括:家族史,初潮提前,絕經推遲,30歲以后初次妊娠、哺乳時間短、肥胖等。經過若干個大規模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連續5年以上的激素替代治療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輕度增加。增加的風險與所用的孕激素種類及其使用時間有關。應用天然或接近天然的雌孕激素可使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減小。停止用藥后,風險進一步降低。
其次是子宮內膜癌的風險。目前的研究已經證實,在服用雌激素的同時加用孕激素,可以阻止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所以在進行激素替代治療前,需要全面評估個人的身體狀況。
激素替代治療的核心是替代,是補充體內卵巢分泌激素的不足,因而只有在測定體內激素水平后,才能決定是否進行激素替代治療。醫生會向那些既缺乏雌激素,又有較嚴重的圍絕經不適癥狀,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女性推薦激素替代治療。
哪些人需要激素替代治療:
(一)絕經相關癥狀:潮熱、盜汗、睡眠障礙、疲倦。情緒障礙如激動、煩躁、焦慮、緊張或情緒低落。
(二)泌尿生殖道萎縮相關的問題:陰道干澀、疼痛、性交痛、反復發作的陰道炎。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
(三)低骨量和骨質疏松癥:有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及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目前,激素替代治療藥物種類多,選擇藥物種類、藥物劑量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據不同人的具體情況決定。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定期隨訪,以達到劑量最小且有效為佳。因此,激素替代治療不能像其他保健藥品,自己從藥房買,想吃就吃,想停就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