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機電話:0769-83976149
業務專線:0769-33374002
銷售熱線:13902604526
Email:yihua5825@sina.com
工廠地址: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松湖智谷A2棟
中國LED照明企業雖然已經形成一個極為龐大的產業規模,但在這其中,真正具備技術研發能力的LED照明企業卻為數不多,作為LED制造大國,在LED專利方面的話語權卻很小。
近日,深圳企業聚飛光電宣布與日本豐田合成(Tododa Gosei)達成供應鏈戰略合作,獲得其LED白光專利授權。隨后,安信證券在針對聚飛光電的研報中稱:“公司和豐田合成簽訂白光LED授權協議,未來更有效拓展海外客戶?!辈㈩A測道,“公司從LED封裝向顯示器件上游材料進軍,產業鏈向微笑曲線上游移動”。
專利在手,海外業務不愁。聚飛光電董事長秘書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合作構建了從芯片到LED白光應用的全方位專利保障,將更好地支撐公司及客戶的國際化拓展。
中國LED產業專利聯盟理事長眭世榮告訴記者,專利,是中國LED企業不可能繞開的產業發展問題;由于專利壁壘的存在,國內LED產品難以進入中高端國際市場。國內企業能夠獲得專利授權,確實對其走出去是一大利好消息。不過,克服專利問題,中國LED企業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專利雖多 “含金量”不足
這看起來是一個蓬勃發展的市場。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到3507億元人民幣,其中下游應用規模達到2852億元;2014年1—11月,我國LED照明產品出口總額近79億美元,同比增長104.52%,在金磚國家、中東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異軍突起”。
但漂亮的數據背后,也藏著些“尷尬”。我國LED產業規模大,但仍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中下游,也就是附加值較低的區域?!鞍凑招袠I劃分習慣,一般將LED產業分為LED襯底、外延芯片、封裝和應用等部分?!惫ば挪侩娮涌茖W技術情報研究所研究員龔巍巍介紹,到2013年年底,我國大陸LED領域共申請專利36595件,主要集中在封裝、應用和驅動方面,而外延芯片和襯底方面的專利相對較少。而且,從專利類型上來說,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占比較大,發明專利相對不足;即使是在發明專利中,產業鏈上游的芯片、原材料領域的專利也是難覓蹤影。
“下游領域企業的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主要還是以價格戰為主,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粗制濫造的企業反而可能在市場上站住腳?!饼徫∥τ浾叻治龅?。LED產業下游領域門檻較低,競爭無序,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干脆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但是,由于專利問題,在海外,這些企業也只能專注于利潤較薄的下游環節,或者從國外購買芯片以規避專利風險。
而聚光飛電這次獲得白光LED專利授權意味著什么呢?
白光LED專利主要集中在芯片和熒光粉兩個方面。中科院半導體照明中心主任王軍喜告訴記者,與白光LED相關的一些熒光粉核心專利,的確有許多都掌握在日亞和豐田合成等LED廠商手中。國外LED五大巨頭——日本的日亞化學公司、豐田合成公司、美國科銳公司、飛利浦流明公司及德國的歐司朗公司對LED的研發專利布局較早,因而在LED整個產業鏈上擁有大量專利,而且彼此交叉授權,結成一張保護網。獲得專利許可,企業才能拓展海外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不然,“國內LED企業走出去仍然面臨很大的侵權風險?!?/span>
專利圍剿 讓中國企業很受傷
業內人士把LED產業專利問題形容成“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于頂,隨時可能落下。
令人記憶猶新的便是美國的“337調查”。自2008年以來,我國LED企業多次遭受“337調查”?!?37調查”是指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對不公平的進口行為進行調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被認為是美國利用知識產權糾紛,阻止或限制外國企業或其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重要手段?!耙坏┟绹鴩H貿易委員會就涉案產品發出普遍或者有限排除令,相關企業生產的涉案產品將無法出口到美國市場?!饼徫∥≌f。
“我們上游技術方面的專利很少,產業發展受制于人。在國際上,很難打進歐美日韓市場,除非你花大價錢去購買人家的芯片和光源,但這樣一來,你的價格競爭優勢就沒有了?!敝袊鳯ED產業專利聯盟理事長眭世榮語氣中有些憂慮,“當你的產業發展日趨成熟,發達國家就會借專利問題做文章,對你進行打壓,這也是他們一貫使用的策略?!背闪ED產業專利聯盟,也正是要企業協同創新,抱團取暖,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LED產業專利戰。
進行專利布局 給國際競爭添砝碼
“要想進一步走出去,獲得專利授權是一個更為有效快捷的途徑。但是,在獲得授權的同時,我們還得加快對國外技術的消化吸收,做好自己的專利布局和專利規避設計,最終實現在自主知識產權保護下開拓國外市場?!蓖踯娤卜Q。
除了“有錢任性”地“買買買”,還得靠“研發”,才能真正“翻”過專利高墻。龔巍巍指出,如何突破行業技術難點是國內企業必須面對的重點問題。在觀念方面,國內企業需要有知識產權意識,將知識產權作為自我保護的手段;政府或者產業聯盟需要在宏觀層面上去引導國內LED專利布局,幫助企業有針對性地進